根本不必如此。最早引起英國公眾注意的中餐是一八八四年倫敦世界衛生博覽會(London International Health Exhibition)上的部分中國展品。那是一家在展會現場臨時搭建的中餐館,裝潢典雅,菜單上有三十種左右的菜餚,背後的團隊受到了一位優秀香港大廚的指導。這樣的中餐絕非廉價雜碎之流,一八八四年七月十七日《標準報》(The Standard)上的一篇報導說:「這是一家一流的經典美食餐廳;美食家們在此享用中式美食,既能欣賞到極致追求完美的備菜展示,又能感受到同樣完美的科學『配藥』的實際應用——美味可口的菜餚,這應該是最令人愉悅和讚賞的形式了。」菜單上有一些歐洲菜,比如「法蘭克福香腸」,但更多的是叫人眼花繚亂的中式佳餚,包括「比聞名遐邇的甲魚湯還要美味且富有營養的」燕窩羹、北京魚翅、荔枝肉丸、豆腐乾、皮蛋、紹興熱黃酒、各種中國糕點,最後還會獻上「一小杯皇家貢茶」。
很多在十七和十八世紀跋涉到中國的耶穌會傳教士都會在寫回家的信中提到美食烹飪的相關事宜。耶穌會傳教士杜赫德(Jean-Baptiste du Halde)用法語寫過著名的中國研究資料,主要由耶穌會的各種資料彙編而成,後來翻譯成英文,名為《中華帝國全志》(A Description of the Empire of China and Chinese-Tartary),其中明確提到了不合歐洲人口味的中國珍饈,比如鹿鞭、狗肉等;但也讚美了魚肉和火腿的美味,頌揚中餐烹飪技藝:「只要事關味覺,法國廚師都會精益求精,但他們一定會大驚失色地發現,中國人在這一領域的本領遠在他們之上,而且花費還要少得多。」
不過,到了十八、十九世紀,英國人和其他的西方冒險家需要想方設法地打開中國緊閉的大門,和頑固不化的帝國進行貿易通商;他們對中國食物的評論變得愈來愈敵意深重。英國歷史學家羅伯茲(J. A. G. Roberts)曾寫道,很多人透過觀察認為,中國人在飲食方面奸詐、邋遢、不會鑑別好壞。「中國人什麼肉都吃,」十八世紀末,英國作家約翰.洛克曼(John Lockman)寫道,「死在陰溝裡的野獸,和那些經由屠夫宰殺的肉類,他們一視同仁,吃得開開心心……據說他們對老鼠肉也是來者不拒;在那裡,蛇羹是盛名在外的佳餚。」英國首個派往中國的使團領隊馬戛爾尼勛爵(Lord Macartney)後來描述一七九三年的使團出訪記,其中寫道,中國人全都是「令人噁心的食物提供者與食客,餐桌上有大蒜和氣味濃烈的蔬菜,」他們「互相用同一個杯子喝水,這個杯子有時會稍微沖一下,但從不會好好清洗,也不擦拭乾淨。」為中國人塑造「污穢食客」的形象可謂恰合時宜,畢竟當時西方在下更大的一盤棋,企圖全面詆毀中國人,將他們的國家描繪成一個不斷衰敗的帝國,暗示時機成熟,先進的西方列強只需前去進犯剝削。曾經,歐洲人為華夏文明的種種神奇美妙而著迷;而現在吸引他們的,則是中國市場龐大的潛在利潤。